天融信李雪莹在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发表演讲
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9月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昆明举行。天融信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李雪莹出席开幕式并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发展建言献策。

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势下,网络安全作为其伴生产业存在广泛的需求。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经过30年的本土化发展,已具备坚实的产品和技术能力。在全球数智发展对网安需求快速提升之际,推进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恰逢其时。
今年天融信开启了成立以来的第四个“十年”,基于过去30年的产品技术积累,近几年公司开展了国际化的探索实践。李雪莹结合多年来的产业实践经验总结道,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与“四个阶段”:
从层次上看,产业国际化不仅是产品“走出去”,更要在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方面实现全球化布局,最终推动主导产品获得国际认可;
从阶段上看,企业通过国内合作伙伴间接出口起步,逐步设立海外营销网点,再深入关键区域实现国际化经营,最终形成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网络与价值链。

产业国际化的前提是产业内的企业国际化,而企业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的产品需要全面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比如功能、性能、技术能力及成本等。李雪莹认为,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必须面对三个问题。
01 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共建 提升中国网安产业话语权
网络安全产业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需要实现从标准跟随者到标准引领者的跨越。首先,产品要符合国际标准,简单来讲就是要合规;其次,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突破技术壁垒,提升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国际知名度;第三,主导国内优势技术方案成为国际标准,构建新领域市场竞争优势,如密码、智能驾驶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第四,推动标准兼容,实现资质互认。这些都需要政府、测评认证机构、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共同推动。
02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构筑企业出海“盾牌利器”
在网络安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会遇到且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谈到具体举措和注意事项时,李雪莹指出,首先知识产权中最易发生的就是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问题;其次是法律法规的遵从,例如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出境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当地的法律法规遵从;第三个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需要在目标市场提前做好专利商标的布局。
03 通过人才引进与团队国际化 夯实企业出海根基
网络安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本地化能力与全球化视野兼备的人才。李雪莹结合天融信的探索谈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引入熟悉目标市场的人才,同时在业务拓展中培养打造国际化的团队。
李雪莹谈到,除了以上三个要面对的问题外,还需要从以下维度出发,系统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的软实力:培训方面,好的培训既是技术赋能,更是理念推广;咨询方面,参与或协助友好国家开展顶层规划设计,构建开拓国际市场战略基础;教育方面,建议依托一流网安学院开展和扩大国际招生,推动与友好国家在当地联合办学,构建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国际人才生态圈。
IDC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112亿美元,而全球网络安全IT总投资规模为2,444亿美元,并有望在2029年增至4,162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2%。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市场空间大、前景广阔。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长坡厚雪’。”李雪莹谈到,“我们相信在企业的持续创新下,在主管机构的大力推进下,在投资机构的协同助力下,随着网络安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天融信愿和大家一同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当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1、打卡2025网安周博览会天融信展区,get网安知识、解密AI诈骗手法
2、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天融信将亮相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